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 3计数单位
8 2 0 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0 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对于我班孩子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建立数感。它不像一位数、两位数,看得清,数得清。所以,一味地传授其知识点,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和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了解数级的划分。
(五)教学难点:
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最熟悉的就是数的应用了。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数据吧。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课件出示: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据20xx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六十九亿
说一说你身边的大数。
学生交流搜集的大数数据。
师:看来,仅仅用万以内的数来计数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万”,感知“满十进一”。
课件出示人民币,这里是某超市一个月的营业额,让我们一起数数有多少?
学生一起一捆一捆地数(十万一捆)。
师:数到九十万有好多同学已经停下来了,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应该是多少呢?
拨计数器,讨论交流,汇报。
生:十万,二十万,……九十万……一百万
师:一百万!真棒!谁来说说为什么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就数到一百万了?
生:因为九十的后面是一百,所以九十万的后面就应该是一百万。
师演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的十万位上每次拨一颗珠子表示十万,拨到10颗珠子的时候应该是十十万,可是满十进一,所以就在十万位的前面拨一颗,现在计数器上就是一百万。
小结:十、百、千、万、十万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那么一百万的计数单位就应该是百万。一百万是有十个十万组成,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它们都是满十进一。10个十万是一百万,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过渡)师:如果我们继续数下去,肯定有比十万、百万更大的数。
2、认识更大计数单位
(1)推想:十个百万是千万。(课件计数器演示)
(2)类推: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课件计数器演示)
3、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并演示
4、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探讨数级。
(1)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①提问:我们已经学了“个、十、百、千”是计数单位,那么今天我们所认识的计数单位又有哪些呢?
生:按大小列一列,出示课件。
②想一想,讨论两个数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满十前进一。
小结:(课件展示。)
(2)探讨数级
探究:回顾“个级”,认识“万级”、“亿级”。
归纳:每一级有四个计数单位。
生:(黑板演示)
个级:千、百、十、个
万级:千万、百万、十万、万
亿级:千亿、百亿、十亿、亿
师:指导理解这种划分方法,帮助认识什么是“数级”。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5页1—4题(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
五、教学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此处隐藏19505个字……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9600000=960万450000=45万1660000=166万100000=10万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300000000=3亿
学生活动:生先读出来,再改写。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归纳大数改写的基本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后面有几个0?亿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亿的数位后面有几个0?学生讨论后,由学生自己概括改写方法
(多媒体演示结论)
结论: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八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给父母说一说,并利用网络、报刊、杂志收集生活中的大数,练习改写。
八、布置作业
1、教材第9页的1、2题
2、思维训练:伦敦20xx年人口约7188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该是多少?
九、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
10000000000=100亿300000000=3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激趣,引导自学。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本册书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讨论练习,深化理解。
教学中,结合典型习题,通过讨论、练习,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及区别、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线与角的内容。
(2)归纳、整理。
①在这一环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③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与角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分类复习
1.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的种类。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及特点。
(2)指名回答。
2.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示)
(1)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平行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先弄清画法,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
(2)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写垂直符号)
3.结合典型习题,复习角的分类、度量和画法。
(课件出示)
师: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和几个周角?(锐角:2个,钝角:2个,平角:4个,周角:1个)
师:怎样测量∠1的度数?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1=60°,∠2、∠3和∠4各为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使学生对线与角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 )、( )、( )、( )。
(3)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 )。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3)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3.按要求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4.完成教材103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4题。
板书设计
线与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