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
《秋姑娘的信》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第一册第7课。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
【教学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我们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到5段。
2、学会3个生字。
3、理解课文3到5段,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课文,启动情感。
1、教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2、学生背诵课文第一、第二段。
这样的复习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快速地带入课文的情境,唤起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回忆,不知不觉地启动学生的情感。
二、设境激趣,充分诵读。
1、导读第三段。
(1)(出示图画:一只青蛙正在挖洞。)师描述:大雁们带着秋姑娘的叮咛越飞越远了,秋姑娘一低头,看见正在挖洞的青蛙,她想起了青蛙马上要。(冬眠了)她想叮嘱青蛙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2)相机理解“着凉生病”。
(3)指导朗读第三段:秋姑娘非常关心她的朋友,就像妈妈关心孩子一样。
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2、导读第四段。
(1)过渡:秋姑娘刚给青蛙写完信,又看见两只顽皮的小松鼠,它们在干什么呀?(出示图片:两只小松鼠在树上玩耍。)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贪玩”。
(3)转化角色,练习说话:如果你是秋姑娘,你一定想告诉小松鼠:小松鼠、小松鼠,。
(4)结合学生回答理解“充足的食品”。
(5)反复诵读第四段。
3、导读第五段。
(1)过渡:看着松鼠们勤快的样子,秋姑娘高兴极了,她飞啊飞啊,飞到一个山村的上空,这回她写给谁?又写了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读第五段。
(3)指导看图,理解“裹上冬衣”。
(4)充分诵读第五段。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功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个导入过程,用简洁生动的导语,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实物、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美好的情趣,感悟秋姑娘对朋友的关爱,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三、创设情境,指导背诵。
1、师生谈话:秋姑娘现在已经写了几封信了呀?(四封信)写给谁?写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这四封信。等一下老师请你们到上面来看着图介绍,可以加上动作。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看图介绍。
4、一起介绍。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本课设计的这一背诵环节,不提背诵二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这样,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入学生的口语,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四、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创设情境:哎呀,老师发现秋姑娘还有很多信没送完呢!她还会写给谁?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和秋姑娘一起给好朋友写信吧。(电脑出示画面)秋姑娘飞呀飞呀,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小河,飞过了学校,飞过了大街……
(2)练习说话:还写了一封给,。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练说。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牙牙学语,可以说“说话”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因为,说话训练是听读的延续,是写的基础。所以,这里设计了这个说话训练的环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说话的指导。
五、识写结合,描仿入体。
1、出示生字:(将生字写在枫叶上)
师:一阵秋风吹过,秋姑娘又给我们写了几封信,看一看秋姑娘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书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集体描红、数笔顺。
(5)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识字写字与阅读实践结合,也是学与用的结合,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
3.让学生在读中认识秋天的特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体会到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愉悦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放课文配乐录音,指名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P89)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课件动画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此处隐藏22895个字……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图片;各种纸树叶;配乐朗诵音乐;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科大校园找秋天,你发现了什么?
2、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秋天的秘密,秋姑娘可高兴了,你看,她来到我们班(贴出秋姑娘的图片)小朋友们跟秋姑娘打声招呼吧!(板书:秋姑娘)引出课题,指导正音:“娘”读轻声。大家可知道秋姑娘来做什么?(请学生有礼貌地提问)原来,秋天到了,秋姑娘给小朋友们送信来了。(板书:信)指导正音:“信”是前鼻音,第四声。(齐读课题)
3、秋姑娘知道小朋友们刚学过拼音,想通过音节词让小朋友们认一认汉字,这样就能读懂她写的信了,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试一试?
出示音节词:写信、摘下、片片、好朋友、小心、生病、山村、裹上、
(指名读、齐读,出示课后生字表和绿色通道的生字认读)
秋姑娘夸小朋友们真聪明,她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看她给好朋友们写的信呢!
二、初读课文,感悟整体
1、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信中说了些什么?我们来读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2)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 请你用“─”划出它们的名字。 秋姑娘给好朋友的信中分别说了些什么?请你用“~~”划出来。 2、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老师相机贴图,随后,出示“秋姑娘给 、 、 和 写了信。”指导学生把它们并成一句话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带拼音词大雁、青蛙、松鼠。)(指名读这一句话。)三、细读课文 感悟重点 1、创设情境,引导自学(1)秋姑娘给大雁写了什么?谁愿意把第2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大雁是候鸟,秋天到了,它们就开始往很远很远的南方飞,整个冬天它们在温暖的南方度过。你能帮秋姑娘读读写给大雁的信吗? (大雁好朋友,路上要多加小心啊!)(3)秋姑娘对自己的好朋友大雁多么关心、多么爱护,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 (4)指导看图背诵: 看,大雁们听懂了秋姑娘的话,队伍排得多整齐。 师引: 一封写给——…… 让它们——…… 谁能不看书,把这段话全部说出来? (5)小结学法: 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是先读一读,然后帮助秋姑娘读信,再练习把这一段话读好,读得多了,自然而然便会背了。 2、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课文哪几段跟第二自然段很相近?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请你学习秋姑娘给松鼠、青蛙、山村孩子的信。听清老师的要求:(1)你喜欢读写给谁的信就读谁的信。(2)你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地方画上“?”(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自学)
(回答问题时尽量放开让学生自由说,读懂一点说一点,学懂哪里说哪里。文中的重点词“别、冬眠、快、充足、裹上”,老师给于适当的点拨、引导。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等方法,再次感悟秋姑娘对好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从而也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大雁“南去”,青蛙“冬眠”,松树“准备食品”,小树穿“冬衣”等,感受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情趣。)
3、学习课文最后两自然段。
老师引读:秋姑娘写呀写呀---
学生跟读:咦,……?……,……!(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高兴的语气)
4、回归整体,表情朗读,指导背诵。
(1)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给谁写信,学生读信的内容。
(2)练习背诵课全文。看图听配乐朗诵,学生看图把信的内容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加上动作。
四、说写结合 培养能力
1、 秋姑娘用枫树的树叶写信,把枫叶全写完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出去找秋天的时候,收集了一些落叶,小朋友们认识吗?(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 秋姑娘还有许多好朋友,她也想给他们写信,不过,秋姑娘太忙了,想请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代表她写信。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老师这里有许多纸树叶,请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下信的内容,再把信写下来,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 汇报,评价。
五、布置作业
1、 课后背诵课文,熟读生字。
2、 收集落叶,办一个“落叶展览”。
3、 课后按秋姑娘的口气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提醒爸爸妈妈在秋天注意身体。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15一、 复习
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
二、 精读训练
1、 听老师朗读课文。
说说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
2、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秋姑娘给谁写信。
3、 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什么?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4、 她给大雁写的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 明白信里说的话吗?
(2) 启发: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大人们吩咐什么?(路上要小心……)
(3) 小结:秋天就要过去,寒冷的冬天很快就要到来,大雁是候鸟,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当然要多加小心了。
(4) 指导朗读。
试读,体会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和爱护。
指名读。看,大雁们记着秋姑娘的话,排的队多整齐!
5、 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了什么?
(1)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问:知道什么叫冬眠吗?(指某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不吃不动,好像在睡眠的现象。)
B小朋友,你们睡在被窝里,爸爸妈妈常常在夜里给你盖好被子,为什么?
C朗读句子。
自由试读,指名一男一女赛读,后齐读。
(2)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
A、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了什么。
启发:小松鼠在哪儿过冬?(树洞)
小朋友有时贪玩忘了做该做的事,松鼠贪玩忘了做什么?(忘了准备过冬的食品。)这样有什么不好?
所以,秋姑娘催它们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免得挨饿。
B、指名对图上的小松鼠说话。
C、指名读,男生读,注意语速应稍快。
(3) 指导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图)这两个孩子在干什么?(给小树穿上“冬衣”。)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结: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呀!连栽在山村的小树都想到了。多好的秋姑娘!经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赶快行动起来了。
指名读,女生读。
6、 引读第六、七自然段。
秋姑娘写呀写呀,咦,……?……,……!(同桌一问一答,师生问答。)
小结:枫树上的枫叶不见了,冬爷爷也就来到了,这时秋姑娘放心了,高高兴兴地走了。
三、 指导背诵课文。
四、 质疑。
五、 作业。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