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浅探《乡下孩子》教学谈

时间:2024-05-22 16:18:05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浅探《乡下孩子》教学谈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浅探《乡下孩子》教学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以“乡下孩子”的眼光,捕捉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组诗情画意的乡下孩子游戏、劳动的图画,营造了美好的意境,从而赞美了乡下孩子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清新,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忆一忆

乡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地方,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揭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孩提生活。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跟着爸爸妈妈到田里去拾稻穗,回来喂给鸡、鸭、鹅吃;有的说跟着奶奶到过田埂上去挑马兰头做菜吃;有的说摸过螺蛳,碾碎了喂给鸭子吃……孩子们沉浸在孩提时的丰富多彩的、快乐的生活里。孩子们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还用得着多讲吗?

二、读一读

课文中的乡下孩子又是怎样生活的呢?学生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进入初读课文的程序。首先提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把不理解或不会读的地方划出来。然后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接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自读的效果: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可以以评促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擂台赛读,读中结合正音:如“乐坏”的“坏”、“怀里”的“怀”、“一串”的“串”、“旷野”的“旷”都是三拼音节,“爸爸”的“爸”、“妈妈”的“妈”、“怀里”的“里”、“孩子”的“子”都读轻声。通过反复朗读,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读通读顺。

  三、问一问

“学贵有疑”、“疑起于思”,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

的思维,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们提出了不少问题:“黄鹂”是什么?“旷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割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如“旷野”,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回答,“我仿佛看到了一望无边的田野”,“我仿佛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学生们在朗读想象中体会出野外很空旷,这样安排,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有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如“黄鹂”一词,可指导学生先从字形上观察,得出“黄鹂”是一种鸟,再让学生读读句子,从“欢唱”一词可以知道黄鹂的叫声一定很好听,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看黄鹂鸟的图片,听听黄鹂鸟的叫声,加深对黄鹂鸟的印象,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又如“乐坏了馋嘴的猫咪”、“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两个比喻句,写出了乡下孩子劳动的快乐以及能干的特点,可先出一道尝试题:一()野菜、一()小鱼,要求学生填量词。学生们踊跃发言,说出了很多可填的量词:一把野菜、一棵野菜、一篮野菜、一筐野菜、一条小鱼、一碗小鱼、一串小鱼,然后让学生们比较:“一棵、一把、一篮、一筐”、“一条、一碗、一串”有什么不同,课文里用的是什么?并联系实际让学生们说一说:“小猪吃食有什么特点?”、“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它们看到一篮野菜、一串小鱼会怎样?”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想象:“撑圆了肚皮的小猪是怎样的?”、“乐坏了的猫咪又是怎样的?”、“这些和乡下孩子有什么关系?”

四、编一编

诗歌的第二小节是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孩子们都曾有过捉蝴蝶的经历,可让学生看“蝴蝶”图并联系实际说一说蝴蝶的形象怎样?飞舞的姿态怎样?捉到了蝴蝶你会编个什么故事?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造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的说,一只漂亮的蝴蝶呆在家里感到很寂寞,就飞出去找朋友,它飞呀飞,来到一座美丽的花园里,只见鲜花盛开,蜜蜂们忙着采花蜜,蝴蝶们翩翩起舞,这只蝴蝶陶醉在这美景中……

五、唱一唱

第二小节的另外一句话是“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可让会用草叶吹歌曲的同学当众露一手,当表演者吹出了动听的歌曲时,台下学生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也可让学生唱一唱,学生们纷纷举手,唱出自己学过的歌曲,其他学生也在表演者的带动下,异口同声地唱起了欢乐的歌曲。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六、演一演

孩子们通过“忆一忆”、“读一读”、“问一问”、“编一编”、“唱一唱”,理解了句意,感受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了对课文的这种体会,学生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幸福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此时,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既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可创设情境:元旦文艺汇演上,我们学校将举行一次朗诵会,我们就把这首〈乡下孩子〉作为参赛内容,先来个选拔赛,并提出了朗诵的要求:不能看书,感情要真实,举止要大方,可适当加上一些动作。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作准备,上台表演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像真的朗诵家一样,笑脸盈盈,动作自然,学生们在表演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感悟。

  七、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忆的内容,可设计一个迁移性的语言实践运用,从而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教师可这样激发学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还远不止这些,孩子们在回忆孩提生活的时候也都谈到了。下面我们来当一回小作家,学着书本上的句子来说一说,好不好?”孩子们雀跃欢呼“好!”接着迫不及待找同桌商量,用什么词来表达恰当。他们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眉开眼笑。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在“小作家”口下产生:如,摘几根柳条,能编织好看的草帽;采一束野花,能画出优美的图画;采一束野花,装扮了整齐的房间;割一篮青草,乐坏了可爱的小白兔;拿一个救生圈,能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泳;划一只小船,接回了辛勤劳动的爸爸……

八、写一写

说是写的前提、基础,写是说的最后归宿。教师可这样激发学生:作家光说可不行,你们有没有看到哪一位作家把自己写的一篇篇文章读给一个个读者听的?(孩子们都说没有)他们都把文章写成作品发表,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到。下面我们就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好不好?这样,还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浅探《乡下孩子》教学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